(另题——“身体的边界王朝,国家的边界和思想的边界”)
“中国王朝更替律”指的是,每隔300、400年,中国就要经历一次权力更迭、改朝换代王朝。每次与“王朝更替”如影相随、随之而来的,是旷日持久的残酷战争、社会动荡。在尸横遍野、生灵涂炭中,已毫无生气的旧王朝、旧秩序被打成稀巴烂,新王朝建立新秩序一切再从头重来……然后周而复始。
尤其使这一“更替律”具有独特性和中国特色的是,在欧洲大部分国家王室更多体现了象征性角色,及一开始就因另有个高高在上的教皇、一个松散的罗马帝国而更有多元化色彩,越来越趋向于王权与治权分离,所以大多数王朝、王权的更迭几乎皆风平浪静王朝。日本、朝鲜、东南亚诸国也因民族单一、地理封闭等原因王朝更替很少有腥风血雨的权力争斗。
而“中国王朝更替律“的残酷、血腥几千年从未改变王朝。所以,才有了1945年黄炎培的“著名一问”。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从重庆专程赴延安“问政”六位“参政员”之一的黄炎培问毛泽东,一个新的中国如何避免中国历史几千年从未跳出的“王朝更替律”(如何实现赶走日寇后的长治久安)?毛回答说,“我们已经找到了准确的道路——民主,由人民监督政府,政府就(永远)不会懈怠王朝。”……
我的“也说”,与传统说法有所不同,我要从智力和智商说起王朝。
为什么“中国王朝更替”要从智商说起王朝?
因为高智力和高智商是中国人、中华文明最显著的特点,千百年来,一直有个说法——“中国人是最聪明的(民族)”,这个“聪明”指的就是“(高)智商”王朝。
虽然智商(IQ intelligence quotient )是法国、美国心理学家上世纪初(1905年开始)才创建的一种测试方法,但智商却是人类数千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内,最稳定、几乎没有变化的一种能力和指标王朝。智商测试问世一百多年,对不同种族、不同地区人群无数次测试的“分数”非常稳定,即为最好证明。
根据测试结果,人类三大不同肤色人群的平均智商可分为三大类王朝。一,东亚黄种人(中日韩)105;二,欧美白种人,100;三,非洲黑种人78(美国黑人87)。
无论什么朝代、无论如何改朝换代,中国的社会和社会发展一直是以高智力、高智商为主要特征的王朝。如,全世界最早发明农业、最早进入进入农耕社会,最早有成熟文字,最早发明出纸张、印刷、指南针、砖木建筑、天文学、数学,最早的“高考”,最早的“公务员选拔体制”……
但高智力、高智商却没能使中国的社会发展一直位居世界前列,而是呈螺旋形、原地打转状发展王朝。因为(最)高智力、高智商人群容易产生的一个“弊端”是:过分依赖高智力、高智商而放弃武力、体力(和平时期的武力)对发挥智力所需空间的开拓、扩展,高智力、高智商逐渐形成迂腐和停滞(通俗讲即——只剩下了“小聪明”),最终导致每隔几百年就会在只注重武力、体力的游牧民族冲击下不堪一击,旧秩序被打破。改朝换代。而每次“被”改朝换代并非只是“倒退”、“野蛮战胜文明”,这种“被动”改朝换代的积极意义恰恰在于——为本来已迂腐不堪、死水一潭的酱缸状态开辟出新天地,引进新鲜空气和新空间,从而使停滞的高智力、高智商重新得以起飞,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从地缘政治和历史角度看,华夏大地东南被大海阻隔,西有“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为屏障,只有北面是“开放”的,而整个中国历史就是一部中原农耕文化不断在匈奴、突厥、鲜卑、女真……等不同北方游牧文化冲击下“开拓智力发展空间”的历史王朝。从时间线上看,中原华夏政权对外面临的武力(体力)冲击越来越大,对内的智力发挥空间被收缩、压制到越来越小,直至“最小”。
这就是我所说的“中国王朝更替律”王朝。
早在战国时代,中原诸国就开始修建长城,即说明北方游牧民族已对中原的边界和生活方式形成巨大冲击,甚至可做如此推测,几百年的战国时代逐渐剩下几个大国,最后被秦国统一的趋同中,也有共同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冲击的因素王朝。毕竟比仅仅“车不同轨,书不同文”,游牧民族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有如洪水猛兽般生死不两立。
秦朝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国家,对外防御游牧民族入侵的同时,对内采取压制异己、压制不同思想,以焚书坑儒为标志,实际上也是结束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收缩和限制了中华民族发挥智力和创造力的“边界”和空间王朝。从秦朝开始,中原华夏政权越来越放弃发展武力(体力),对外武力(体力)扩张、防御能力越来越弱,对内约束智力发展的空间也越来越小。这两个发展趋势非常明显。
秦二世而亡,楚汉相争,刘邦建立汉朝王朝。当时中原汉族人尚未完全“自废武功”,还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飞将军”李广,有大败匈奴、让其闻风丧胆,第一次为中原政权打通河西走廊的霍去病,但汉朝在文化思想领域推出的“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上比“焚书坑儒”更甚,是中华文化在“理论上”进一步走向封闭、自我限制智力发展的一个重大标志。
西汉、东汉400余年,接下来是魏、蜀、吴“三国演义”,两晋,十六国,南北朝长达300多年的动荡,这期间南北朝的“北朝(中国北方)”甚至一直是由北方游牧民族鲜卑族所统治王朝。
因为地理、及文化的原因,从中原东北面的大兴安岭,到北面蒙古高原,到西域,全是游牧民族聚集带,不同的生活方式决定他们必须更注重发展武力(体力),更善骑、射,打斗,军队移动速度更快,而无论匈奴、突厥、鲜卑、女真……在游牧民族间的“打斗”中取得优势后,再“进犯”中原都已是身经百战王朝。此消彼长中,游牧民族在与华夏中原政权的武力对抗中越来越占上风。
隋朝短暂统一37年后,紧接着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有“贞观之治”的盛唐,有人将之总结为“大乱达到大治”王朝。但更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解释应该是:北方游牧民族以武力(体力)的强力冲击,为只偏重于智力、文化发展的汉族开拓出了新的发展空间。唐朝遭受北方游牧民族的武力冲击有多大,拒敌于国门之外后的武力有多强大,从唐太宗李世民的一句话中可见一斑,“今中国强,戎狄弱,以我徒兵一千,可击胡骑数万。”但颇具讽刺意义的是,唐朝武力的强大至少很大一部分是从北方游牧民族鲜卑族“融合”而来,甚至连唐朝的开国皇帝李世民也被认为属母系血统来自鲜卑族的“混血”,但被同化后的鲜卑族也很快放弃了彪悍、勇猛的生活方式,“归顺”科举与农耕,唐朝也就成了中原政权在武力上对北方游牧民族占有优势的最后一个朝代。
唐朝空前强盛最重要的标志,就是独领世界**、千古流传留下的5万首“唐诗”(《康熙御定 全唐诗》收录49403首 作者2873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李商隐、刘禹锡……)王朝。在人类尚未产生科学(理科)的年代,几万首精美唐诗完全体现了中国人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基础就是智力和高智商。李世民是汉族与鲜卑族“混血儿”的本身,既是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文化强力冲击的证明,也是冲击后中原文化开放程度的象征。只要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智力、智商有足够大的发展空间,一个文化、文明高度繁荣发展就是必然之结果。
盛唐289年后盛极而衰,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王朝。盛极而衰的“衰”,在传统“王朝更替律”里指王朝后期统治者失去了开国皇帝的勤勉和朝气,但这个“衰”应为“智力发挥空间”的逐渐萎缩、狭小,直至完全被阻塞,就只能被新的“武力开拓”打破一个“出口”。这种必然应与王朝后期统治者勤勉与否无关,这种必然在宋朝之后“元蒙”与“满清”两个北方游牧民族交替取代汉族统治中原的过程中,看的更为清晰。
“五代十国”虽没大规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入主中原,但已窒息的智力发展空间急需开拓的背景是相同的王朝。短短几十年,狭小的中原领土南北方竟有10个“政权”交替执政,其结果也是起到某种“开拓智力发展空间”的作用。
宋太祖赵匡胤统一中原,建立宋朝王朝。宋朝文化空前繁荣的标志则是两万首宋词(1330家,代表人物有苏轼兄弟、李清照、范仲淹、柳永、张先、晏殊、欧阳修、杜安世、张伯端、潘阆……)。而且宋朝还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指南针”皆问世于宋朝。火药虽发明于隋朝,大量使用及传播却是在宋朝。有关宋朝的科技发展,北宋的一位杰出科学家沈括在他的笔记体论著《梦溪笔谈》中有详细论述,此书也是世界科学史上的名著。沈括本人还创制过“十二气历”历法,他还是世界上发现地磁偏角现象的第一人。
宋朝有优美绝伦的宋词,多项领先世界的技术发明,以及繁荣的经济商业活动,以至于有后人评价说“宋朝当时已(先于欧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为什么宋朝有如此辉煌的科技、文化成就,却没能发展出科学和资本主义、反而饱受北方游牧民族的武力侵扰,甚至羸弱到连皇帝都成了金国俘虏,后期的南宋实际控制的国土只有现在的浙江、广东、福建、湖南、四川等有如“弹丸之地”的半壁江山?以现在中国的国家和领土观念,南宋实际上是一直与辽、金、夏等北方游牧民族政权共存王朝。
所以,有一种似是而非说法是,“若无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及元蒙推翻宋朝,中断了中原文化的发展,中国有可能先于欧洲发展出资本主义……”但在我看来却恰恰相反,宋朝武力(体力)上的“手无缚鸡之力”已完全束缚了中华民族智力发展的空间,恰恰是由于北方游牧民族蒙古族用当年“坦克一样”的铁骑,打通欧亚大陆的同时,也大大开拓了中原汉族人发展最优秀智力的巨大空间王朝。元朝短短百余年,也许中断了宋朝某些领域技术的连续发展,也许在文化上只有郭守敬的《授时历》和几百首元曲(《窦娥冤》等),但却给随后的明朝开辟了广阔的地理和思想边界,因此才有了明末在造船、天文、医学、数学、化学、农学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发展,才有石油井、水底雷(现代水雷的前身)、预防天花的牛痘、采矿技术、燧发枪等五项“世界第一”,以及象征着“向世界开放”深度和广度的“郑和下西洋”……
如果说明朝中国很多文化、科学领域真如上所述出现了突破和飞跃式发展,那就根本无法回避和忽视元朝在地理边界和思想边界上的开拓,然后才是中华民族最优秀智力的“用武之地”,然后才是优秀智力转变成无穷的创造力王朝。
那明朝又为什么在科学技术有快速发展的情况快速衰亡?因为清朝武力的强大?因为传统的“中国王朝更替律”所说末代几代皇帝的懒政、不作为王朝,然后还有类似于“若无满清入侵,明朝可能率先发展出资本主义”式娘娘腔的“重复”抱怨?
明朝的衰亡和南宋一样,皆属“自取灭亡”王朝。明朝后期对外的“闭关锁国”、“封海固步”,对内用“锦衣卫”等严厉手段封民之口……即为最好证明。而一旦一个民族放弃了武力(体力)开拓,实际上也就封杀了其智力所需的发挥空间,最优秀的智力、高智商又会变得一钱不值、不堪一击。按传统“王朝更替律”的说法,一个王朝末期的皇帝大多骄奢淫逸,懒于朝政,但宋、明两朝其实皆因“重文轻武”、“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畸形发展,阻塞了发展空间,属自我衰亡。及崛起于东北的游牧民族满清仅以几万骑兵入关时,已千疮百孔的大明朝早已是摇摇欲坠,传说中始终充满忧患意识、非常勤勉(每天上早朝,批阅文件到深夜)的崇祯根本无力回天,只有**死路一条。
清朝满族以武力冲击打破中原汉族的封闭统治后,八旗子弟也放弃了原来善骑、善射,骁勇无比,注重武力、体力的生活方式,很快堕落成养尊处优的纨绔子弟,面对武力更强大的俄罗斯、日本,清政府对外不仅无法继续武力开拓,反而变成屡战屡败、收缩被动挨打,对内再以“文字狱(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等多种严苛方式限制汉族人思想与智力的自由发展,为思想设立狭窄的边界,因此清朝时期中国与已进入自由与民主时代之世界的距离被一日千里般迅速拉开王朝。尽管如此,中国的GDP仍能长时间保持世界第一,说明中国人最优秀的智力和智商稍有发挥空间,仍可开花结果、蓬勃发展(就像改革开放后一个“包产到户”就极大改观了当时中国农业的窘境),智力和智商从来都是第一生产力,乃人类社会最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
但智力和智商必须有武力、体力开拓空间,有自由“保驾护航”,欧洲白人为什么智商比东亚黄种人(稍)差(智商差太多的黑人从未创造出科技和文化),却能首先创造出科学与民主(两者共生共存,缺一不可),就因为他们有平衡的体(武)力和智力,体(武)力强大到始终能够为智力发展开拓足够空间王朝。反过来,由智力、智慧驾驭的武力开拓,才能走在一个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上,两者互为依存。
中国历史另一个近年被经常提到的问题是,为什么民国短短几十年能出那么多**?其实答案也在我提到的“王朝更替律”中,只是民国时间太过短促,一个理论上中华民族应有更长、更持久飞跃发展的黄金期,很快被日寇侵略所中断王朝。
一个正确的规律、理论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它既能准确解释历史,又能准确预测未来,既能看懂中国历史,也能看懂外国和世界历史,否则就只能是瞎掰、就只能被唾弃王朝。
由于整个世界的快速发展、变化,原有的地理格局和规律被打破,中原华夏民族在短短几百年时间内接连遭受满清、大和、俄罗斯等外族的连续入侵(武力冲击),本应有的“黄金发展期”连续被打断王朝。与此同时,为什么“亚洲四小龙”能在二战后短短几十年不约而同跃身世界“富强”国家行列?原因非常简单,与中国历史上的“王朝更替律”一样——东亚黄种人最优秀的智商(105)得以最自由充分的发挥。为什么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能40年有全世界最稳定、最快的经济增长率?亦因如此。
但比之日韩、新加坡等,中国历史上曾有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辉煌,有最优美、最智力的汉字,有“四大发明”和独一无二的唐诗、宋词,过去40年中国应有更快、更好的发展王朝。
未来之中国应该是个什么样子王朝?
未来之中国应该承担起重铸辉煌、重新领先世界的责任,未来之中国应该有最多的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而非只是海外华人),应该创造出更灿烂的文化艺术,有更多的奥斯卡电影金像奖获得者,文学奖获得者王朝。只有此时、只有如此,才能证明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智力得以了最充分的发挥。反之,一个科学、文化、艺术荒芜,没给历史留下任何“四大发明”,以及像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那样传世作品的时代,绝对是最差的时代。
一个人、一群人的智力、思想往往会受到身体“边界”和国家“边界”有形无形的束缚,只有摆脱身体的束缚,打破边界,智力和思想才能得以无限制的发展,才能有无限的创造力王朝。一个人,一群人,一个体制,一个王朝,无不如此。
只有一个能够充分发挥中华民族最优秀智力的“王朝”和体制,才是最优秀的“王朝”和体制,而这样的“王朝”和体制才能长久,长久到根本无须更替,无须再有“中国王朝更替律”王朝。
评论列表
翡翠的寓意代表着丰收、金钱、满地有财、处处生财
本身也代表着优雅、神秘、温和和端庄等
绿色翡翠饰品,能使人显得含蓄端庄,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