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黄金回收上门,黄金回收上门

翡翠 黄金回收 357 0

五、智慧绿色乡村

(一)农业绿色生产

农业绿色生产是指将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协调起来黄金回收上门,在保护环境、保证农产品绿色无污染黄金回收上门的同时促进农业发展和增加农户收入。通过应用农业投入品追溯管理平台,规范农业生产经营企业活动,实现农药、兽药、化肥、饲料等农业投入品流向可跟踪、风险可预警、责任可追究,防止不合格的农业投入品进入流通领域,减少农业投入品的滥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省级层面建立省级农业投入品追溯监管平台,具备企业电子档案、产品追溯管理、监督检验管理、产品召回等主要功能。赋予监管机构、检测机构、执法机构和生产经营主体使用权限,采集主体管理、产品流向、监管监测和公众评价投诉等相关信息。

县级层面指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接入省级追溯监管平 台,开展农业投入品监管溯源与数据采集工作,加强追溯监管平台使用指导和培训服务等。

(二)乡村绿色生活

乡村绿色生活主要包括农村人居环境综合监测、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等,通过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无人机、高清视频监控等信息技术手段,对乡村居民生活空间、生活用水等进行监测,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供依据。

1. 农村人居环境综合监测

利用高清视频监控、物联网、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等信息技术手段,对农村地区垃圾收运、污水治理、村容村貌维护等进行监测分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监管依据。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数字化监管。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数字化监管是指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对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回收、处理等全过程进行监测分析,实时监测垃圾清运数量,提高处理收运效率。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监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监测是指利用物联网、卫星遥感数据、无人机、高清视频监控等技术,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智能预警,开展过程管控、水质监控和设施运营状态评估。

——村容村貌监测。村容村貌监测是指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无人机等信息技术手段,对农村地区房屋、道路、河道、特色景观等公共生活空间进行监测,为消除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等影响村庄环境现象,保持乡村面貌整

洁提供管理依据。

省级层面负责建设全省农村人居环境监管平台,建立预警数据定期分析研判制度,形成“问题线索在线受理、任务在线交办、履职在线监管”全流程监督的闭环管理工作机制。编制工作手册或技术导则,指导地方建设分平台及相应的工作机制。

县级层面负责完成农村人居综合监管分平台建设任务, 建设监控设施。对监测全流程进行数字化改造,开展在线监控与动态录入,汇集辖区内农村实时监测信息,形成电子地图或报表。在县级分平台设置专门的举报板块及受理机制, 引导农村居民通过 APP、小程序等方式参与农村人居环境网络监督。

运行模式,设置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长效管护等板块。以“一图全面感知”的方式,实现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统一指挥调度、物联预警分析研判、长效管护综合管理。平台基于物联网终端设备提供垃圾桶满溢监测、污水水质监测、厕所气味监测、人员车辆定位、村容村貌监控、大喇叭一键喊话广播等功能。通过大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管理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对信息资源进行分类汇聚,减少资料收集、数据采集等方面的重复投入和劳动。

二是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武宁县人居环境治理“万村码上通”长效管护平台与省农业农村厅“万村码上通”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形成黄金回收上门了“上报、整改、监督、反馈、考核”完整的群众监督机制。村民可一键上报身边发现的农村人居环境相关问题,省、市、县、乡、村分级响应,协同共治。

三、取得成效

武宁县人居环境治理“万村码上通”长效管护平台,畅通黄金回收上门了农民群众监督投诉渠道,切实做到村庄环境“一网统管”。已接入 939 个一类村庄,累计上

报事件 6343 件,完结 6025 件,完结率达 94.56%,有力提升武宁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深入推动全县人居环境从“一时美”向“持久美”转变,是助力数字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信息化手段。

2. 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

在农村河流、水库、地下水、蓄水池(塘)等饮用水水源采样点设置数据采集点,对温度、色度、浊度、pH 值、电导率、溶解氧、化学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进行综合性在线 自动监测。

省级层面整体推进农村地区地表水环境、饮用水水源环境监测工作,合理安排信息化自动监测站点布设,制定监测标准和方案。编制工作手册或技术导则,指导地方开展监测。

县级层面按照省级部门要求,建设和维护信息化自动监测站点,组织实施水样采集、数据报送和预警,并做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供水管理。

注意事项: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需要根据村庄的不同类型,增减相应的监测项目。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 164-2020)及《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有关要求进行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质量控制。

(三)农村生态保护信息化

农村生态保护信息化主要包括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监 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及农村生态系统脆弱区和敏感区监测等内容。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卫星遥感、高清视频监控等信息技术手段,对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变化、趋势进行综合监测分析,助力推进农村生态系统科学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1. 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监测

基于统计调查技术、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对山川、湖泊、森林、草地、湿地、沙地等进行综合监测,汇集系统治理数据,为农村生态资源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提供决策参考和数据支撑。

省级层面建设本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综合监测平台, 开展统一监测,对系统治理数据进行统筹,形成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数据资源管理“一张图”,通过分析预测为地方系

统治理提供参考依据。统筹推进区域范围内山川、湖泊、森林、草地、沙地等生态系统观测站信息化建设。

县级层面负责维护观测站点,进行重要参数采集比对、异常情况实时监控上报,并根据监测分析结果开展治理。

2. 农业生态环境监测

利用物联网、卫星遥感、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对农田土壤、生产用水、排放气体中的主要污染参数进行监测, 实现对农田环境、养殖环境、农业废弃物处理利用等领域的智能化管理。

省级层面制定土壤环境、畜禽粪污、秸秆处理等方面的监测标准和监测方案,按照构建全国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一张网”的要求,对各地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开展监测分析,根据监测分析结果,为市、县级部门提供指导意见。定期组织监测技术培训,开展技术规范宣贯和技术指导。

县级层面负责监测点位的建设管理,开展农业生态环境重要指数的采集、监测、分析和预测。

3. 农村生态系统脆弱区和敏感区监测

利用卫星遥感、5G、无人机、高清视频监控技术等手段,基于多源融合数据,根据脆弱区和敏感区的评价指标, 对农村地区生态系统脆弱区和敏感区进行识别、监测和预警。

省级层面依托国家生态环境监测平台,建立农村地区生态脆弱区和敏感区观测体系。利用天基、地基、空基等观测手段,开展农村地区生态系统脆弱区和敏感区识别和监测,

叠加对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的数据图层,提升识别和观测精度。

县级层面负责本地生态脆弱区和敏感区的监测预警、问题情况上报,以及地质灾害风险应急管控等工作。

吉林省梨树县:以信息化助力黑土地保护

一、背景介绍

梨树县位于松辽平原东辽河西岸,地处全球“黄金玉米带”,耕地总面积

393.8 万亩,粮食年产量多年保持 40 亿斤以上。为遏制黑土地土壤退化、土地透支问题,十余年来,梨树县持续加强黑土地保护技术研发,搭建农业信息化数据平台,首创了以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播种技术为核心的玉米保护性耕作“梨树模式”,为黑土地保护插上数字化翅膀。

二、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院地合作,构建黑土地保护推广新模式。与 14 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院地合作,建立全国第一家黑土地保护与利用院士工作站和国家现代农业研究院。每年 30 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50 多名博硕研究生在梨树从事黑土地保护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建立起了“院士工作站+科技联盟+科技小院+农技推广站+示范户”的推广新模式,实现了黑土地保护、农业生产技术、新机具的全程示范推广。

二是推进科技创新,指导农业生产施肥精准化。建设梨树黑土地保护大数据中心,通过全县 41 个固定监测站的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田间作物生长情况,分析田间基本信息以及气象、虫害信息,宏观掌握区域作物的生长环境。利用遥感技术采集土壤样点数据,对全县土壤进行肥力区域划分,建立粮食作物施肥模型,实施个性化配肥方案。

三是推广“互联网+农机”,促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在全省率先启动“互联网+农机”项目,建立农机作业远程电子监测技术平台,投入使用远程终端监测设备 1064 台(套),实现农机深松作业远程电子监测,即时查看农机深松作业面积。同时还在秸秆捡拾打捆、高效植保作业、玉米籽粒直脱等项目中广泛应用。

四是统筹部门监管,助推乡村综合治理数字化。整合环保、农业、自然资

六、乡村网络文化

(一)农村网络文化阵地建设

农村网络文化阵地建设是指将网络媒体作为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在农村地区传播的有效渠道,通过主流思想网上传播、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乡村特色文化宣传、农村基层文化服务机构信息化,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1. 主流思想网上传播

利用政府官方网站、新闻媒体、数字广播、公众号、APP 等新媒体平台,结合典型案例、鲜活数据,对社会主义主流思想进行常态化宣传、解读。

省级层面负责宣贯党的文化宣传方针政策,指导县级宣传部门开设运营各类自媒体官方宣传账号,对党和国家政策、社会主义主流思想进行常态化宣传、解读。以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保护传承优秀农耕文化为主题,建立优秀乡村网络数字文化选送机制,建设投稿征集平台,面向社会征集优秀乡村振兴题材稿件。

东莞黄金回收上门,黄金回收上门-第1张图片-翡翠网

县级层面负责本级官方宣传账号运营管理、内容更新、舆论引导、回应群众关切等工作,及时推出乡村振兴重点报道。由县级宣传部门对征集的优秀乡村网络数字文化作品统一规制后,分发至县级融媒体中心、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站点、网络平台。选拔和培养农村网络文化正能量传播员队伍,通过信息终端把优质内容传递给基层群众。

2.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

整合县级广播电视、报刊、新媒体等媒体资源,建设涵盖媒体服务、党建服务、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增值服务等业务的融合媒体平台。

省级层面负责县级融媒体中心站址部署,依据《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规范要求》(GY/T 321-2019)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为县级融媒体中心业务开展提供技术能力与基础资源支持。

县级层面依据《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等相关规范性文件要求,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各县委宣传部门负责协调县委县政府各部门资源,逐步拓展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党建服务、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增值服务等功能。

3. 乡村特色文化宣传

依托地方特色文化专题资源库(省宣传、网信、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乡村振兴等部门牵头组建),基于各级政府网站、公共文化资源服务平台、新媒体等平台开设移风易俗、优秀农耕文化、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宣传专栏。

省级层面组建地方特色文化专题资源库。统筹各类乡村文化主题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网上宣传。

县级层面以传统节日、重大活动等为契机,策划、组织各类乡村文化活动,并通过新媒体平台扩大乡村文化活动网上传播渠道与影响力。

4. 农村基层文化服务机构信息化

对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现有站点进行信息化升级改造,通过网站、APP、社交平台、新媒体平台等信息化手段,为农村居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省级层面牵头推进县、乡、村三级网络文化站点信息化建设。基于省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推进全省“二馆一站”(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以及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资源上云入库与共享开放。以网站、APP、小程序等形式建设掌上文化服务平台。

县级层面组织基层文化服务机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 数字访问终端部署。依托省级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将县级“二馆一站”公共文化资源上云,在农村居民中推广使用掌上文化服务平台。

(二)乡村文化资源数字化

乡村文化资源数字化主要包括农村数字博物馆建设、农村文物资源数字化、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等,通过信息技术采集农村风土民情、非遗资源、文物遗址等文化资源信息,以数字化形式进行资源存储、管理、分析、利用、展示,实现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网上广泛传播。

1. 农村数字博物馆建设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传统村落资源进行挖掘、梳理、保存、推广,以网站、APP、小程序等形式建设数字博物馆平台,集中展示村落的自然地理、传统建筑、村落地图、民俗文化、特色产业等。

(1) 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建设

针对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庄,依托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平台,建设传统村落单馆,以文字、图片、影音、三维实景、全景漫游等形式,集中展示传统村落概况、历史文化、环境格局、传统建筑、民俗文化、美食特产、旅游导览等信息。

省级层面负责初审传统村落单馆申报建设信息,并将推荐建馆村落有关材料报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指导通过审核的传统村落所在县制作、上传建馆材料。

各传统村落所在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单馆建馆 申请、实施方案制定,组织专业团队对建馆村落进行深入调查和材料制作,并提交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

注意事项:建馆村落应为已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庄,各省传统村落单馆建设应分批次有序开展,优先选取具有地区或民族代表性的、保护成果显著的中国传统村落开展建馆工作。

(2)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数字博物馆建设

针对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录的村落,依托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数字博物馆平台(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

织建设),建设村镇单馆,集中展示村镇历史文化、文物资源、历史建筑、非遗资源等信息。

省级层面负责对县级政府提交的单馆申报材料进行初 审,遴选优秀案例向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数字博物馆平台上报。有条件的省可建设省级平台。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所在地的县级政府部门,负责组织专业团队对村镇文化资源进行梳理挖掘,形成对应的数字化档案与影像资料,并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评审材料。

注意事项:申请建设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数字博物馆单馆的村镇必须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认定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2. 农村文物资源数字化

农村文物资源数字化包括数字化采集与展示,前者指应用信息技术将农村文物的自然属性信息与人文属性信息加 工为图文、视频、3D 影像资源,后者指对采集成果进行故事化加工创作,通过各类网络平台对外宣传展示。

省级层面依托省级文物数据档案存储和管理中心建设农村数字文物资源库,整合汇聚各市、县农村数字文物资源, 并对接国家文物局统一建设的“数字文物资源库”。

县级层面负责农村地区文物资源信息的采集与报送工 作。依托“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搭建流动式乡村文化遗产虚拟展示与传播系统,经常性组织乡镇、行政村举办流动展览。有条件的地方可在乡村基层文化服务机构部署

线下文物展示一体机、数据展示屏等实体终端,提高文物资源的进村展示力度。

3. 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

对农村地区传统口头文学及文字方言、美术书法、音乐歌舞、戏剧曲艺、传统技艺、医疗和历法、传统民俗、体育和游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记录、保存与宣传展 示,实现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留存和传播。

省级层面负责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的建设与运行维 护,并与文化和旅游部建设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实现对接。依托省级非遗网,开展线上展播、网络直播等宣传展示活动。

县级层面配合上级部门做好非遗记录,负责非遗项目普查、收集、筛选和资料报送等工作。各县建立标准化的采集、建档、管理流程,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非遗数字资料进行数字化档案管理。

注意事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记录工作应遵循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规 范》等相关要求。

(三)“三农”网络文化创作

“三农”网络文化创作是指以“三农”为主题,支持内容创作者开展文艺创作,推出一批具有浓郁乡村特色、充满正能量、深受农民欢迎的网络文学和网络视听节目。

省级层面依托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中国梦”主题原创网络视听节目征

集、推选和展播活动等,对反映“三农”优秀文化的网络文学和网络视听节目给予优先审批、绿色通道、财税金融支持等政策支持,建设“三农”题材网络文化资源库。

县级层面负责发掘本地优秀“三农”题材作品,建设本地乡村网络文化创作题材作品库。为本地“三农”网络文化创作者提供政策咨询、内容策划、生产制作、后期剪辑、产品测评等支持,培育“三农”网络文化优质内容创作人。县级融媒体中心通过自有数字渠道对“三农”网络文化创作内容进行推广,并与合作的社会数字平台载体(搜索、电商、社交、短视频等平台)进行有效对接。

(四)乡村网络文化引导

乡村网络文化引导主要包括整治农村互联网非法传教 活动、清理网络空间违法和不良信息等,通过清理整顿网络负面信息,加强内容创作和传播引导,为农村居民打造清朗健康的网络空间环境。

1. 整治农村互联网非法传教活动

开展政策法规网络宣传,依据《宗教事务条例》,规范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开展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主体全面清理整顿,杜绝利用互联网在农村地区进行非法传教。

省级层面负责统筹农村互联网非法传教整治工作,主动抵御非法宗教渗透,严防邪教组织在农村地区发展蔓延。

县级层面负责对宗教场所举办宗教活动存在的安全隐 患、是否存在非法传教活动、邪教活动、借宗教名义进行封建迷信活动等情况集中排查,同时排查利用互联网的非法传

教行为。针对排查出的问题,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的原则,制定应对措施逐一化解。

2. 清理网络空间违法和不良信息

清理互联网上淫秽情感 、攀比低俗、封建迷信、网络谣言等违法和不良信息,遏制其在农村地区的传播,让违法和不良信息远离农村少年儿童。

省级层面负责建立与完善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 台,清理下架违法违规信息、网站、移动应用程序,联合公安网络安全保卫部门与相关部门进行查处打击。指导、监督各地各网站规范开展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工作。负责统筹农村中小学违法和不良信息防范教育,安排增设相关课程。

县级层面依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加强对互联网信息平台违法和不良信息的巡查清理,依托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受理群众举报,定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组织、督导、检查农村中小学违法和不良信息防范意识教育课程开设。

七、乡村数字治理

(一)智慧党建

智慧党建主要包括党务管理信息化、新媒体党建宣传、党员网络教育等内容,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农村党建相关党务、学习、活动、监督、管理、宣传等工作的全面整合,打破农村党建传统条件限制,提高县级、村级党建工作的一体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并通过

数据分析手段,及时跟踪了解基层党建工作进展,不断提升党建管理效率和科学化水平。

1. 党务管理信息化

农村党务工作线上线下协同开展,推进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管理、党员管理、民主评议、党代表联络服务、党内生活、党内表彰与激励关怀、组织员队伍建设、计划总结等业务融合,线上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重点解决农村党组织分散、党员流动性大的问题,实现农村党务管理应用场景智慧化。

省级层面依托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指导市、县组织部门开展党务管理信息化工作。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完善数据标准化处理、标准化数据接口、安全控制、数据安全交互,实现党务数据的采集、识别、归集、分类、安全存储, 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达到“填一次,多系统可用”的效果。打通各级党组织数据,集成展示全省党建动态,快速传达上级政策要求,精准下发党务工作任务,长效考核监督农村党员队伍,夯实基层群众基础。

县级层面依托省级数据中心、党务管理系统,开展线上农村基层党组织管理、党员管理、组织发展、民主评议、计划总结等工作,推进党务管理全流程闭环管理。针对农村党员分散特点,开展线上组织生活。

2. 新媒体党建宣传

利用网站、APP、公众号、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开展村基层党建宣传工作,及时传达上级党组织精神,并将基层党建有关事务,按规定在党内或者向党外公开。

省级层面负责建立党建内容审核机制,多途径开辟村基层党务公开渠道,及时传达学习党中央精神,公布党建工作重大决策、工作动态等内容。严把内容发布关,建立信息监督机制,接受基层党员群众意见。

县级层面构建村基层党建要闻、党建信息发布、信息审核、信息监督、意见反馈等全流程管理闭环。在电视端、PC 端、移动端设置党建宣传和网上“三务”公开模块,定时给用户推送各类新闻、文章、公告等消息,宣贯党的方针政策、传播理论知识,建立村基层党务信息公开的监测反馈机制, 确保基层党组织信息的及时性、公开性和透明性。

3. 党员网络教育

在电视端、PC 端和移动端,构建党务知识、法规制度、党员网课、党内集中教育等模块,通过 APP、公众号、小程序等载体,对接学习强国平台,开设农村党员干部网上党课, 给农村党员提供便捷化的学习渠道,实现远程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省级层面汇聚全国和省级教育资源,打造全省统一的网络党课教学数据库,通过“面对面”与“屏对屏”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网上交流、云端互动,促进线上线下党建宣传工作紧密结合。

县级层面依托省级平台,基于地方实际情况,汇集多方资源,建设特色化教学数字资源中心,打造农村网课教学特色化管理模式及手机端应用。县级党务管理部门定期给农村党员发送党务信息、廉政警示,及时统计党员学习情况,通 过在线答题等形式考核党员学习情况。

东莞黄金回收上门,黄金回收上门-第2张图片-翡翠网

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深化智慧党建 助力乡村组织振兴

一、背景介绍

鄂托克前旗位于蒙陕宁三省区交界,是以农牧业为基础、工业占主导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作为全区基层党建创新发展先行先试旗,鄂托克前旗坚持把智慧党建作为推动整体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不断在理念、机制、手段上下功夫、求创新,随着手段载体、功能布局的优化更新,智慧党建便捷高效的作用进一步显现。

二、主要做法

一是工作理念从“替代”向“迭代”转变。鄂托克前旗顺应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从 2016 年开始逐步深化智慧党建,与时俱进、融合创新,定准功能需求、注重实践应用,让智慧党建效果更好地体现在服务的便捷高效上, 智慧党建不仅成为党务工作者离不开的“百事通”,更成为党员干部好用实用的“掌中宝”。

二是工作阵地从“有线”向“无线”延伸。鄂托克前旗智慧党建紧跟时代步伐,在推广智慧党建平台 PC 端的基础上,加快移动端研发速度,建成了集资讯、学习、调度、督办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应用平台。通过电话直连、视频直通等功能可以实时进行单线或多方互联,实现党务与政务、服务多维度互动, 为党员干部群众带来了更便捷、更高效的使用体验。

三是工作方式从“碎片”向“集成”递进。鄂托克前旗以问题为导向,在智慧党建平台研发过程中,突出实用性,规划设计了智慧组工、智慧家园等模块,全方位提升党建管理和服务水平。利用信息化手段,还可以对党员干部主责主业和“自选动作”进行筛选、汇总,形成智能评价报告、智能分析图表, 对干部知事识人的“画像”更加精准。

四是工作范围从“线上”向“面上”铺开。为全旗 5263 名党员设置实名

(二)“互联网+政务服务”

“互联网+政务服务”主要包括乡村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乡村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等内容,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构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为企业、民众提供一站式办理的政务服务。乡村“互联网+政务服务”基于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通过扩大涉农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比例,部署乡村基层政务服务中心、站点等方式,推动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实现涉农政务服务“网上办”“马上办”“一网通办”。

1. 乡村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将农林牧渔生产管

理、农村居民社保、公积金、优抚、就业创业、医疗保障、法律服务、帮困服务、农产品质量监管等乡村重点服务事项优先纳入各级政府“一网通办”服务事项目录,提高乡村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及全流程在线办理比例。

省级政府负责统筹建设全省各级互联、协同联动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对省、市、县、乡四级政务服务事项覆盖。

县级政府依托省级政务服务平台,负责梳理与农业、农村相关的政务服务事项,了解农村居民政务服务办事需求, 编制发布政务服务办事指南,实现更多涉农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全流程在线办理。

2. 乡村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依托省、市、县、乡、村多级联动的政务服务体系,通过建设便民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点,提供各类政务服务事项的网上申报、现场受理、审批(审查)结果查询和证照领取等服务,打造“一站式”服务功能,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省级层面负责推进电子政务外网向乡镇一级延伸,有条件的省可延伸至行政村,为打通乡村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提供基础条件。

县级层面负责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的政务服务体系, 建设乡村便民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点,配备专业或**服务人员,利用互联网为农村居民就近提供政务服务。有条件、有实际需求的地区可设置具备凭证、票据打印功能的智慧柜

员机等自助终端,并做好使用指导,为乡村居民提供“自助式”政务服务。将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接入各商业银行自助终端,在银行农村基层服务网点推广使用“政务服务+金融” 自助服务一体机。

江苏省张家港市:政务服务进农村 一网通办送便捷

一、背景介绍

张家港位于长江下游南岸,临江达海,以港命名,依港兴市。近年来,张家港市充分借助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聚焦构建城乡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不断推进线上线下融合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乡村政务服务全覆盖,服务能力和质效不断提升。

二、主要做法

一是建强“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行政审批进村入户。建成全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总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业务的全流程协同和统一管理。建成资源集成的证照共享应用平台,率先在江苏省实现身份证和营业执照共享复 用。全力推进“流程式”变革,重点围绕群众关注度高、办理量大的高频事项和跨部门、跨层级办理的事项。通过并联审批、信息共享、集成优化等手段, 系统重构办事流程和业务流程,梳理优化动物诊疗、农药销售、农村土地流转等 500 多条审批流程,平均压缩审批环节 50%以上。

二是打造“集成式”政务服务模式,“一站式”服务直达村社。加快事项整合、流程再造和信息共享,搭建“一件事”模型,开办动物诊所、开办游泳馆、不动产登记集成服务等分别进驻“一件事”综合窗口。基于乡村企业需求量身定制政务服务套餐,推动企业开办等业务“一窗融合”。加快“全科社工” 队伍建设,实现窗口服务有效集成,组织 1284 名熟悉社区业务、综合能力强、群众满意度高的“全科社工”踏上工作岗位,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三是优化“全方位”人性化服务,“智慧服务”便利村民。积极探索智能导服,搭建“智能问答”系统,率先在江苏省推广政务服务收件“智能问答” 服务。推动政务服务入口全面向基层延伸,建设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 9

个、村庄(社区)服务站点 272 个,综合自助一体机 69 台,助力乡村政务服务“就近办”。针对老年人生病、行动不便等特殊情况,提供“上门”服务,

(三)网上村务管理

网上村务管理主要包括村务财务网上公开、“互联网+ 村民自治”等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公开村务财务信息、征集村务决策意见、接受群众监督。

1. 村务财务网上公开

村委会借助信息化手段,推进村级治安管理、调解**、村规民约等村务信息,以及农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等财务信息在线发布,保障村民参与村务管理和监督的权利, 以及村民对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 占有、使用、收益和分配的知情权、反映权和监督权。

省级层面开发建设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平台,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实现农村集体“三资”的保值增值,防止农村集体“三资”流失,保障农民群众合法权益。

县级层面统筹编制乡村两级村务、财务信息公开目录, 建立村务、财务公开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村务公开的程序和

形式。乡镇层面做好信息收集、录入、更新、管理及维护工作,及时将村级财务***息通过各类小程序、APP 等渠道, 录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平台。

注意事项:村务、财务公开内容和方式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相关要求,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额外公开内容。

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探索农村集体“三资”数字化监管新路径

一、背景介绍

辽中区位于辽宁省中部,因在古代辽郡以西、辽水以东,宛在中央而得名。随着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的建立和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已基本实现了“三资”的信息化管理。

二、主要做法

农村集体“三资”既是群众利益关切点,也是干部监管薄弱点,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发力点。辽中区以搭建智慧平台为突破口,着力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运营的数字化、阳光化、市场化,完成农村数字化乡村管理的“最后一公里”。

一是“多网合一”建平台。建立健全协同推进机制,按照“多网合一”组织构架进行平台设计,规划“三资”管理、清产核资、产权管理等七大功能模块,将农村集体家底数据、交易数据、资金数据纳入一个库。在全区选取潘家堡镇、于家台村、蒲东街道、冷子堡镇等“三资”规模适中、基础较好、代表性强的村镇为试点单位,先行开展“三资”清查、数据录入,做到账清、财清、物清和债权债务清。平台已收录资金信息 175992 条、资源信息 2546 条、资产

信息 21455 条。

二是创新手段强监督。平台运行过程中设置三个公开监控点:乡镇(街道) 直接监控点、区级业务部门业务监控点、区纪委监委机关实时监控点,对“三资”总后台进行全方位跟踪监管。创新运用“制度+平台”的监管理念,充分发挥动态监管、自动预警、电子留痕等“三大功能”作用,集体“三资”的管理、使用和处置等环节一律通过平台*作,实时公开各*作环节信息,避免各种违规*作和**行为发生。

2. “互联网+村民自治”

探索利用小程序、村民自治 APP 等信息化手段,实现对村民意见的网上征求、村“两委”工作的线上监督。

县级层面负责互联网平台资源对接,编制“互联网+村民自治”的规范性文件,用于行政村推进网上村民自治。

注意事项:村民网上自治的方式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释义》相关要求,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推进。

二、主要做法

宜城市政府搭建了“百姓通”平台,创建“宜汇办、宜汇说、宜汇管、宜汇建”四大板块,有效推动了“互联网+基层治理”向乡村延伸覆盖,推进乡村治理在线办理,促进网上办、指尖办、马上办,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一是信息整合,促进事务网上办理。全面梳理乡村群众日常办理事项,设立“宜汇办”模块,根据不同的事项配置相应的在线审批流程,如农技知识在线学习、身体健康在线咨询、便民电话在线查询。

二是人人参与,强化村务信息公开。依托“宜汇说”模块,促进村委会信息公开。村民人人都是信息员,人人都是监督员,村民可以将问题自主上报平台,村里第一时间收到并受理,做到小事快解决,大事商议解决。同时,党务、村务、财务在平台上及时公开,村级集体资产管理、集体资金使用、小微工程建设、农业补助、土地征用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信息全部纳入平台,村民不必再跑到村委会或宣传窗,打开“百姓通”便一清二楚。

三是化解矛盾,实现乡村数字管理。成立了“网上村(居)民委员会”, 创建积分制管理,村民为乡村建设出谋划策,村委采纳后给予一定的积分奖励。村里的“大事小事麻烦事”“以前不知道找谁办的事”“拖很久办不了的事”, 通过“宜汇管”都可以快速办理。

四是示范引领,推动数字基层党建。利用“宜汇建”平台的直播、视频会议功能,线上直播党员大会,流动党员和在外地的本村党员都可以参与进来。数字化永久保存每一次党建工作内容。通过“党务公开”“组织生活”“党员日记”等一系列话题,形成党员“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

三、取得成效

截至 2021 年 7 月,平台发布共享信息 139763 条,累计处理事件 2784 件,

90%村民反映的事件24 小时内就能处置完毕,村民满意率提升了2.7 个百分点,

参与率提升 3.3 个百分点,知晓率提升 40.7 个百分点。助力疫情防控,通过百姓通平台招募自愿参与疫情防控人数 2622 人,2021 春节返乡“百姓通”健康打卡累计 103.76 万次。

(四)基层综合治理信息化

基层综合治理信息化主要包括基层网格化治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和法治乡村数字化等内容,通过将互联

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基层综合治理深度融合,构建立体化基层综合治理联动体系,实施网格化服务管理,提升基层综合治理的“预测、预警、预防”能力,为农村基层预防风险、化解矛盾、打击犯罪和保障农村居民安全等提供有力支撑。

1. 基层网格化治理

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创新应用,将县域内网信、党建、综治、公安、环保、安监、城管、信用、矛盾调解等融入网格治理,构建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形成资源整合、全域覆盖的基层治理格局,实现信息统一采集、矛盾**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领域联管、事务处办联动、突出问题联治、为民服务联动、依法治理联抓、平安建设联创,提升乡村治理“精准度”。

省级层面加强统筹规划、机制建设、数据共享和平台互通,构建标准统一的网格化治理平台,依托全国统一的标准地址库、人口数据库、法人库、组织机构库等基础信息大数据资源库,横向集成、纵向贯通各类应用平台的数据、网络, 在网格化服务平台下实现一网覆盖、同台作业、协同办公。

县级层面负责建设全县网格化治理平台,并构建县、乡、村三级网格化治理运行机制。开展基层信息化人才队伍和网格员队伍建设和储备工作,划分村级网格,组建网格员队伍, 对网格员进行技能培训和管理,提高网格员实战应用水平。为每个网格员配备信息终端,用以开展网格信息采集、上传等活动。

黑龙江省同江市:以标准化网格作战体系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一、背景介绍

同江市位于松花江与黑龙江交汇处南岸,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相望,边境线长 170 公里。随着国内外环境日益复杂和新冠疫情的蔓延,单一治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2020 年,同江市结合边境实际,以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全能网为目标,科学合理划分单元网格 640 个,汇集人、地、事、物、组织全要素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主要做法

同江市按照“实用、实战、实效”标准,立足强本固基、敢于创新定位, 实现“三个标准化”。通过机构借力、载体赋能、职能下沉,有机整合各方资源,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一是加强统筹指挥,平台建设标准化。制定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四个工作推进组,纳入全市重点工作任务。投入经费 2700 余万元,统一现代建设标准,成立三级网格化协调指挥中心(服务站)108 个,同综治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等多中心融合,形成一体化集成办公。成立 12345 热线受理中心, 与网格同步形成“一号对外、一口受理”。

二是注重管育并举,队伍建设标准化。创新“双包保制”,24 名一级网格长包联街乡 12 个,处级领导全覆盖包联社区(村)95 个。按照“一格一专多兼”配齐专职网格员 640 人、**网格员 4149 人,各级网格长、网格员落实 AB 顶岗制,按职责清单各司其职。创新制定以工作实绩为前提,星级管理为手段的专职网格员考核办法,建立健全奖励机制,制定职业晋升意见。利用线上线下、分级分类培训上万人次,定期举办“视频联动”、实战演练等培训, 扎实提高队伍综合素质。

三是突出综合施策,机制建设标准化。坚持党建引领,成立网格党组织, 全市 2100 名党员认领服务岗位,拉动“红色引擎”。创新“1+X+N”管理模式,“1”为专职网格员,“X”为职能部门选派进驻网格的专业网格员,“N” 为**网格员,63 家职能部门 629 名专业网格员下沉全市网格,实现应进尽进。建立联动机制和专报通报工作制度,细化网格事项清单,保障网格体系高效运行。制定《同江市网格化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将网格工作纳入“两强四双”考评体系,探索纪检监察工作和网格化双向融入,有序推动网格化管理工作长效管理。

2.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

综合运用数据挖掘、人像比对、智能预警、地理信息系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综治信息化管理平台,面向治安综合治理重点人群和重点事件,开展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等工作。

省级层面统筹建设综治信息化平台,负责全省数据汇集。建设省级综治视频共享总体平台和省级综治中心,为市、县级综治分平台提供通用业务能力,整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以及综治信息资源,将人口、房屋、社区、企事业单位等业务信息与地图相关联,形成综治信息资源“一张图”。

县级层面建设本级平台,负责数据采集上传,根据自身业务需求,按需开发专用业务应用。开展信息采集、登记, 依托乡村现有平台开展综合治理工作,与网格化乡村治理系统协同管理,提高村庄治安综治水平。

注意事项:在治理过程中应加强对网格员、村干部的培训。采用简便、易用的终端进行数据采集,减少一线人员工作压力。

3. 法治乡村数字化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数字法治、智慧司法”工作体系,为农民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的公共法律服务,开展网络普法宣传教育。

——在线公共法律服务。通过“定时+预约”的形式, 借助律师便民联系卡、法律顾问服务群、移动终端等手段, 实现法治宣传、法律服务、法律事务办理“掌上学”“掌上问”“掌上办”,为农村居民提供法律援助、司法仲裁、调解等法律服务。

——网络普法宣传教育。利用各级政府网站、公共文化资源服务平台等新媒体平台和免费热线,开展面向农村居民的普法宣传教育。

省级层面负责统筹建设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智慧普法平台,推广一系列典型应用。统筹农村网络普法宣传教育工作, 发挥媒体平台的流量和数据优势,精准开展农村普法宣传员队伍建设、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和普法宣传等活动。

县级层面负责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仲裁、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制定农村网络普法宣传教育实施方案,依托县级融媒体中心征集和制作贴近农民生产生活实践的本地网络普法宣传节目以及法律知识有奖问答等线上线下互动栏目,在农村居民常用的网络渠道投放和推广。

公共法律服务是政府公共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健全兴宁市公共法律服务网络,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需求,助推全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梅州市兴宁市在2020 年启动“智慧司法云”工程,重力打造“智慧司法云”项目。

二、主要做法

2018 年,兴宁市司法局联合有关单位研发了法律机器人“法通小博士”,

并于同年 11 月在兴宁市公共法律服务大厅、径南镇陂蓬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正式到岗待命。

一是开启智慧司法“云”时代。兴宁市径南镇陂蓬村在全国率先引进智慧村居法律服务公共平台。该平台依托前方驻村机器人“律师”和后方专业律师团队,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远程调解等法律服务,能够有效弥补农村法律资源欠缺等“法治短板”,做到打通“最后一公里”,服务“最远一家人”。

二是拓宽智慧司法“云”覆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是兴宁市重点工作, 为建设覆盖城乡的“智慧司法”服务体系,兴宁市在全市建设 1 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20 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与 62 个公共法律服务示范工作室,打造“司法智慧云”平台,通过“1 个平台+N 个工具”的云端组合模式,将智能法律服务与人工法律服务相结合,配备网络电话及远程视频,让城乡居民能够与律师、公证员、人民调解员等进行“语音通话”或“面对面沟通”,满足人民群众全区域全天候的法律服务咨询需求。

三是打通智慧司法“云”新通道。通过打通线上平台与线下实体服务平台无缝衔接的新通道,“智慧司法云”实现了人民调解、公证业务、律师服务、社交监管、监所控视等全业务在线申请,全流程在线追踪,让乡村居民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基本公共法律服务。

三、取得成效

“智慧司法云”平台的建设打造,为城乡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专业、全面的法律咨询服务,助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增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体验。同时,借助人工智能和司法大数据,满足城乡居民越来越高的法律服务需求。2020 年,兴宁市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咨询量达 19835 人次, 到岗服务人数达 27101 人次,业务受理量 6572 件,业务办结量 6001 件。

(五)乡村智慧应急管理

乡村智慧应急管理主要包括乡村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和乡村公共卫生安全防控等内容,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恢复进行管理和处置,实现灾情有效预防、应急事件迅速解决、应急资源高效利用,最大程度保证乡村居民人身和财产安全。

1. 乡村自然灾害应急管理

利用智慧应急广播、移动指挥车、电视机顶盒、专用预警终端以及手机 APP、短信等发布灾害预警,让群众做好相应的应急防范。形成具备“天-空-地-地下”的立体化监测、综合数据智能运算分析、全渠道及时传输预报或预警信息能力的多灾种预警系统,对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林区森林火灾或草原草场火灾等灾害进行有效、稳定、可靠的预报或预警,利用应急管理平台实时了解自然灾害发生范围内的防灾资源信息,根据防灾资源做好资源调配。实时了解各安置点、街道、乡村、社区的人员疏散情况,开展针对性指挥调度,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省级层面负责建设省级应急管理平台,包括应急指挥调度、应急协同、应急专题等应用系统的建设,同时负责指导市、县部门搭建应急调度系统、应急协同系统、应急专题在内的乡村应急管理服务平台,指导和帮助市、县绘制包含农村地区山区地质灾害、平原防洪抗旱、林区森林防火等在内

的农村应急作战数字化底图,指导建立应急事件预警、指挥调度、善后恢复在内的全过程工作规程。

县级层面在省级部门的指导下负责完成本级应急管理 服务平台建设任务,建立工作规范标准,依托应急管理服务平台开展值班值守、灾害救助、信息发布、总结评估、指挥演练、应急资源和应急风险等日常应急管理工作。同时,建设的应急管理服务平台能够与省级平台进行互联互通,实现信息的交互、硬件的共享。

注意事项:平台建设时应该充分考虑各区域相关部门已建硬件基础设施,如应急广播、大屏等,应充分整合对接。同时,应急部门所建设的硬件基础设施应该为开放性的基础设施,其他业务平台也能够充分调用,防止重复建设。

2. 乡村公共卫生安全防控

通过建立覆盖全面、实时监测、全局掌控的乡村数字化公共卫生安全防控体系,解决乡村地域广阔带来的人员管理不便、公共卫生事件发现滞后等问题,引导村民开展自我卫生管理和卫生安全防控,构筑乡村公共卫生安全数字化防御屏障。建立统一的突发事件风险监测与预警信息共享平台, 及时向群众传达最新的公共卫生政策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展等信息。

省级层面负责建设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实现跨业务系统数据融合,有效整合医疗运营各类信息资源,实现医疗各运营领域的全方位监测。整合公安、消防、医疗等领域信息资源,通过多样化分析手段,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卫生

安全态势监测,提升综合疾病防控能力,切实提升公共卫生安全保障效力。

县级层面负责建设公共卫生信息采集平台,对医院、学校、疾控、村镇集市、中心等重点防控区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实时监测。基于网格对重点区域的人员、物资、网格员等信息进行联动,对重点区域实时态势进行综合监测, 对接地理信息系统和疾控、医疗、消防、应急等多部门现有业务系统,对重点人员的数量、流向、地域分布、流入流出方式、运行轨迹等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研判。

标签: 农村 层面 平台 信息 文化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