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汉代以前的玉器为“古玉”,美英等地的博物馆,以及港台等地的古玉收藏家,均喜欢收藏汉代以前的高古玉器。那么,对于古玉,如何加以初步鉴定呢?
一、藏玉器首先应该认真细读、多读有关古玉的专著,这些学术著作凝聚着丰富的知识。推荐的书籍有:清末吴大徵所著《古玉图考》,对古玉的时代、用途、名称、尺寸均有详尽说明和考释,且绘图精确,颇有参考价值。另外,杨伯达主编的《中国美术全集·玉器》,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玉器全集》,周南泉的《古玉器》,昭明、利群的《中国古代玉器》,张广文的《玉器史话》,香港专家李英豪的《鉴别古玉》、《民间古玉》、《护身玉》、《保值白玉》,台湾专家李更夫老先生的《玉器鉴定全集》等书,皆可拿来认真品读,细细揣摩。
二、直接接触非常重要,一般人在博物馆只能隔着玻璃看,应该尽可能多地上手细看各门各类的古玉。摸多了就能感觉出其中的区别。真古玉器玉质老旧、手感沉重、外表柔滑、沁色自然、刀工利落、包浆滋润。新玉则没有这些感觉。
三、早在宋代时期,就出现了仿古玉,当时有人以虹光草伪造鸡血沁;而清以后的造假情况可谓越来越多,手法上也有不少“创新”,如“狗玉”、“羊玉”、“风玉”等,引人上当。
四、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的以玉粉经人工高压合成的伪玉,颜色和硬度近似和田玉,鉴别时要特别留心。
五、真古玉有土沁、石灰沁、水银沁、尸血沁、朱砂沁、铜沁、表面氧化层等,赝品的沁斑有的是油炸的,有的是火烤的,有的是用化学药水浸蚀的。就此而言,弄清楚真品和赝品在颜色、光泽、厚薄诸方面的差异和区别,显得尤为重要。
六、玉器表面的雕刻线条断面不同,有V形,半圆形和U形等,U形是现代机器工特征。
七、雕刻的线条槽口表面的皮壳,在颜色、包浆等方面一致的,可以初步判断为真品,而线条槽口两侧有毛道崩裂现象,则是现代“机器工”制作的特征。
玉器鉴别三种方法
玉器方法一、水滴鉴别法
方法二、触摸法
方法三、视察法
另外,购买者也可将玉器用细绳吊在空中,用金属轻轻敲击,若是A类玉会发出一种清脆悦耳之声;如果是人工处理品则会发出很实、很低沉闷哑的声音。
水滴鉴别法[1]
就是将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成露珠状久不散开者真玉,水滴很快消失的则为伪劣货!
触摸法
若是真玉用手摸一下有冰凉润滑之感。
视察法
将玉器朝向光明处,如阳光、灯光处,如果颜色剔透、颜色均匀分布就是真玉。
舌舔法
舌尖舔真玉有涩感,而假玉则无涩感.最后有条件的应该采用放大镜观看一下,主要是有没有裂痕,无裂痕者为上乘优质玉,有者次之,裂痕越多,价值越低。
鉴定步骤玉器专业人士鉴定多从断代开始,教科书对文饰的研究很多,正统学者深受其害。非专业人士多从真伪开始。但殊途同归。
鉴定有这样几个步骤:包浆、沁蚀、玉质、形神、腐蚀、文饰、刀痕。成手远远扫一眼就知有没有,这只能看个大致。鉴定是很严紧的。没有微观就没有断案的证据。【所以鉴定要学会用放大镜】
a、古玉包浆说穿了就是氧化膜,其又分为软包浆和硬包浆,软包浆手头有肉涩感(北方话叫肉头儿),硬包浆有明显玻璃光。软硬包浆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手长期盘玩或药液侵泡可做仿包浆。有经验者可区分。自然状态的子料也有包浆,一般硬度较高。
b、沁蚀可分为内沁和外沁,内沁就是一定条件下产生的晶体酥松,白色絮状【玉内杂质不是沁而是脏,沁和脏要分清.】。外沁是外部介质的侵入。内沁由内向外发展,外沁由外向内发展,互相促进,直至钙化。有无外沁的古玉,玉质好可能内沁也不宜查觉。沁蚀状况和玉质密度分布、晶体酥松状况及外部介质性状有关。仿沁浮而真沁沉。沁真也不能断真(如老玉新工)。
相关介绍择玉标准玉质
材料是玉饰收藏的首要前提,优质玉材对于一件玉饰至关重要,如玉质、玉色、光泽、致密度等都是玉材等级的要素,不应忽视。不同品种的玉材,其材质特点和评价的要素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如和田玉要求颜色纯白并且温润细腻为好,透明度高了反而不好,而翡翠则要求颜色艳丽纯正且种水俱佳为好,透明度越高越好。又如一般的玉料要求其颜色纯、无明显色带为好,而像孔雀石、玛瑙等玉石则视颜色分带后形成的图案和纹理为美。所以,判断玉质的好坏,必须要准确地判别玉石的品种,掌握其材质特点,这样才能准确判断其价值的高低。[2]
造型和纹饰
玉器造型是玉器审美的构架,也是决定玉饰收藏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造型是由功能及玉坯形状决定的,其比例权衡要适当。纹饰是玉器的装饰,它的美丑容易被人们觉察和感受,一般来说它服从于器型的需要。造型和纹饰两者都取决于社会功能的需要。纹饰要看结构、章法、繁简、疏密等的处理,凡结构章法有条不紊、统一和谐的就具有鉴赏价值。另外,造型和纹饰一般具有较强的时代特点,不同历史时期的玉器作品其造型和纹饰是不同的。所以,准确地判断玉器的价值,不仅要懂得从美学的角度品评其造型和纹饰的美,还要熟悉和掌握各历史时期的造型和纹饰特点,从而准确地判定它附加的历史价值。对于某些玉器而言,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占其总价值的绝大部分。
雕工
雕工包括设计和技法。凡砣工利落流畅、娴熟精工必然是美的或比较美的,反之,板滞纤弱、拖泥带水,则是收藏价值锐减的标志,不可贸然藏之。玉雕艺术要继承传统,更要创新以求得发展。玉饰创新表现在对材料、工艺、题材的创新。例如古代传统玉材只有一二十种,而对玉料的使用有了很大的突破:一方面在于应用新的原料;另一方面在于对其他不同性质原料的组合应用,如玉与宝石、贵金属的组合。因此,要能够量料选材,因材施艺,充分利用原料本身的色彩。光泽、质地、纹理、形态以及重量感等天然优势,通过独特的设计、创意,表现得充分、自然,并与作品主题达到高度的统一,这就是在玉器用材方面的一种突破、一种创新。玉器作品是否有特殊的创新工艺技术应用,也是玉器评价的重要方面,具有特殊工艺的玉器作品,其价值也会有所提升。
艺术风格
艺术是每件玉器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最难做到的。凡气韵生动、形神兼备的作品都是艺术美的表现,反映了丰富的收藏价值;反之,徒具形骸,一味摹古者都是违反艺术美的作品,鉴赏价值就逊色得多了。一件艺术性高的玉器不仅要有精美的艺术表现,同时要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体现了制作者的文化修养和高超的技艺,还让我们感受到它的灵魂和智慧。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美好的视觉感受,同时还是更高的精神享受。例如,有一块极好的绿色翡翠,色泽纯正,种水俱佳,唯一的缺点是中间有一小块呈条状的白色瑕疵。如要去除这一瑕疵,必然会损失很多极好的绿色部分,真让人左右为难。最后,制作者把它雕成了一条又白又肥的蚕正在吃一片又绿又嫩的桑叶,不仅把白色的瑕疵巧妙地加以利用,而且整个作品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宛若天成,让人赞叹不已。像这样具有灵性的艺术佳品能不身价百倍吗!如果一件玉器作品只是迎合市俗的一般嗜好,或是以奇巧炫人耳目,仅仅满足于某种官能**,这样的玉器作品就会被认为低俗。如果玉器作品在思想内容和形式风格上不但为人们所乐于接受,并且能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使人的感情得到净化,思想得到提高,这样的玉器作品就会被誉为风格高雅纯正。
综上所述,评判一件玉器的价值不能片面求之,而要综合各方面的要素统一判断。购买者或收藏者不仅要掌握玉石的基本知识,还要了解玉器的稀有程度、实用性、观赏性、工艺性、流通性和社会需求等,当然更要了解影响一件玉器价值的其他因素包括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因素。同时,注重提高自身的美学素养和艺术修养也很重要,这样才能在鱼目混珠的市场中作出准确的判断。
玉器保养第一、玉器的清洗方法基本与宝石相同,参见“宝石”百科。
第二、翡翠不宜用超声波清洗机进行清洗。
第三、玉石中的翡翠切忌与酸,碱和有机溶剂接触,这些物质都会对翡翠表面产生腐蚀作用!
第四、避免剧烈碰撞,避免接触油污。
玉器分级玉的品质可分为10级,每一级又可细分为上、中、下3档。
玉器如何区分玉器的这些类别呢?专家介绍:A类玉是指经过手工工艺雕琢之外,并没有改变其原本品质的天然玉石,就是大家常说的真货,它一般会有国家珠宝鉴定中心的认证;B类货是指将一些有很多杂质的劣质玉石,通过酸洗将里面的杂质去除,再注入透明的液体,使其变得更加晶莹漂亮的玉器;而C类货则即对其酸洗去杂质、又进行染色,已经是完全人工制成的假玉石。专家称:“由于后两者的内部结构已被改变,所以在价值上与A类玉器有着几十倍的差距。现在这种用B类、C类货来冒充天然玉器的做法市场上普遍存在。”
那么消费者如何来鉴别玉饰品的真假呢?给大家介绍了几种方法。
一是色
即玉的颜色要均匀,不能色调不一,还要色泽鲜明,没有与其他杂色混在一起。专家还强调,不要在灯光下观其颜色,因为玉器的颜色在灯光下的视觉效果要比自然光线下的效果好很多。
二是底
指玉的通体要剔透,没有杂质和黑斑。如果是B类、C类货,其内部常有结晶状的小块。
三是水
即真玉表面会非常光洁、温润,不会出现毛细裂纹,而如果是经过酸洗的则经常会出现如同“呢子大衣上粘着的小细毛毛”一样的纹路。
四是工
就是玉器的制作工艺。如果细致观察,真正的上品玉器都有其自己独特的造型,而B类、C类货则大多都是经过机器模子打造出来的,造型几乎一模一样。
玉器价值玉器鉴别除了鉴别其真伪外,还需要鉴别玉器价值,一件玉器的价值主要在其质地和雕琢工艺上得以体现:
玉的质地是玉器收藏的首要前提。优质玉材对于一件玉器至关重要,如玉质、玉色、光泽、密度、绺裂、沁色等等都直接关系到玉器的价格高低,不容忽视。
玉的雕琢工艺首先看玉器雕刻的造型,造型的优劣是决定玉器收藏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造型是由玉的功能(如摆件、挂件、首饰件等)及原有坯形决定的,总体而言其构图比例权衡要适当,匀称而无刻意、呆板之感。其次是看雕刻的纹饰图案,作为玉器装饰的主体部分,纹饰的美观程度直接影响人的感观。一般而言凡做工利落流畅、娴熟精工必然是比较美的,反之,板滞纤弱、拖泥带水,即便玉质再好也会使得收藏价值锐减。
收藏要点一 要懂货
三个层面:真假辨别、质量评价、市场价格
二 看工艺
工艺:工艺表现艺术之美。玉不琢,不成器。诗经上说:“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工艺的目的:一是去除杂质瑕疵、遮绺避裂;二是巧用色、种、瑕疵等;三是通过工艺表达人们的文化思想和美感,使饰品成为一件艺术品。
工艺优劣的评价:主要从外形、图案创新、题材独特有蕴义、雕琢精细、俏色种、抛光等六个方面
三 观特性和卖点
四 解市场及走势
五 品艺术:优质、精美、高档、罕见饰品。
六 藏系列化、专业化、有针对性。
七 遇珍品:勿失良机,果断下手。(收藏爱好者都知道每一件藏品是否能够收入囊中是要看缘分的)
识别真伪玉器第一要知道翡翠与料石的区别,它最易与翡翠混淆。料石为人熔炼,结构松懈,绿色均匀,虽有特意制造的不均匀但很不自然,料石的破处是亮渣,容易损磨而失去光亮,料石体轻,有的有气泡。翡翠是天然矿石,结构紧密,绿色大都不均匀,但很自然,有翠性无气泡,翡翠的破处是石头碴,硬度很大,体重。
第二要知道如何鉴定炝色翡翠。炝色翡翠放入硝酸或硫酸内,几小时后绿色退掉。将炝色翡翠放在70-80℃的铁器上,几小时后绿色也会退掉。利用这两个特点可用来区别炝色翡翠和天然翡翠。
第三要知道翡翠与绿色天然矿石的区别;与翡翠容易混淆的天然矿石之绿色都不如翡翠的绿色鲜艳,特征都不相同,如碧玉,大部分有黑点,黑店呈三角形。澳洲石,绿色闪蓝头,色不纯。绿玛瑙,绿色闪蓝,色匀净,但透浑。东陵石,绿色闪蓝。闪灰,表面闪耀小白星。此外,分光镜是辨别染色和天然绿色玉器的关键工具。
颜色——颜色是决定其价值的重要环节,颜色要浓艳并且均匀,必须色正。
透明度——好的翡翠透明度好,质地细润,翠绿和深绿均具有透明感,如清澈的泉水,并赋有光泽,水份好。
形状——翡翠的形状、大小、厚度应适宜,磨工粗细均匀。
杂质——质地是否干净,是否含有杂质决定了翡翠的优劣,翡翠中应无黑点、斑点、无裂纹、无花痕。
什么是玉器市场上的A货和B货
“A货”是指翡翠经过传统工艺加工处理后,不改变其内部结构、颜色和硬度,只改变其形态和外观的玉器。原石原色的不经化学处理的玉器可以世代相传,其价格亦较高。优质老坑种翡翠玉因其产量越来越少因而在国际拍卖中的价格每创新高。
“B货”是指通过化学、高温处理后,除去其内部的杂质,再注入透明的液体,使其变得更加晶莹漂亮的玉器。“B货”由于其内部结构已改变,时间长了就会失去原色,失去它的价值。
“C货”是经过染色的玉,只能当作人造宝石。
“B+C货”是经化学漂白再充填树脂后染色的玉。亦只能当作人造宝石
注: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标签: 翡翠画图基础知识
评论列表
一颗翡翠的精彩绽放,是在地下经历亿万年不断锤炼的结果
帝王绿的尊贵,红翡的妖艳如火紫罗兰的神秘等,都让人赞叹不绝。
国人以佩戴翡翠玉石来增加自己的品格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