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历史经典翡翠知识著作的词条

翡翠 淘翡翠 502 3

数百件在博物馆都罕见的老翡翠来重庆巡展,你期待吗?

让人无法相信,这些珍贵的老翡翠来自一个人的收藏。中和,用二十余年,收藏万余件老翡翠,填补中国近代翡翠文化空缺,完整还原老翡翠历史全貌。

文化的传承,文物的活化,需要如中和一般的收藏者,而《中国老翡翠》一书的出版与中和所藏老翡翠巡展,也将拉开老翡翠文化活力重现的序幕。

包含历史经典翡翠知识著作的词条-第1张图片-翡翠网

中和藏品(收录于《中国老翡翠》)

玉中之王,一条历史文脉

玉文化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拥有8000年历史,经历了神玉时代、王玉时代、礼玉时代、儒玉时代和众玉时代,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一个仅仅只在几百年前被发现的“新人”,却后来居上,被冠以“玉中之王”的美称。

这就是翡翠。

包含历史经典翡翠知识著作的词条-第2张图片-翡翠网

中和藏品(收录于《中国老翡翠》)

翡翠是怎样被发现的?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收藏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著名古代玉器鉴定专家古方说,现在已无从考证,在无数的传说与故事里,“马帮压货石”这一故事,显得更为真实,这也是如今大多数人比较接受的说法。

全世界产翡翠主要有5个地区,缅甸、危地马拉、美国、日本和哈萨克斯坦,但从质量而言,都以缅甸北部出产的翡翠玉料最为上佳,可以说只有缅甸的翡翠,才能达到宝石级别。数百年来,中国市场上的翡翠,几乎都来自缅甸。

缅甸雾露河,这条南北长240公里、东西宽170公里的河流,在动辄上千公里长的河流大家庭中,可以说只是一个“小不点”。然而,雾露河却是全世界最“贵”的一条河流。

是的,“贵”就是因为这里出产翡翠!

包含历史经典翡翠知识著作的词条-第3张图片-翡翠网

中和藏品(收录于《中国老翡翠》)

“雾露河流域采集原石后,顺着古南方丝绸之路进入腾冲,沿着博南古道往北,翻越高黎贡山,跨过澜沧江,到达云南大理,再向东北过昆明,通过秦五尺道,过昭通,到四川宜宾,走长江水道直通中原。”古方说,在旧时,翡翠原石就是由缅甸通过古南方丝绸之路经腾冲口岸进入中国,成为明清两代宫廷及民间玉料来源。

翡翠从普通玉石到“玉中之王”的逆袭之路也颇为传奇。几千年来,中原是和田玉的天下,翡翠直至明末开始在西南地区流行。明末清初翡翠渐渐传入中原,在清中期,有玉痴之称的乾隆皇帝虽然钟爱着和田玉,酷爱明丽色彩的他也仍花费大量人力财力收集翡翠,这一时期,翡翠的工艺及价格都有了质的飞跃。而翡翠文化真正达到登峰造极,源于一个女人——慈禧太后。她对翡翠的喜爱,使19世纪后半叶在后宫刮起了翡翠时尚风,后人因此也把翡翠称为“帝王玉”。

如今中国传统宝玉石类,排在前两位的便是翡翠与和田,翡翠文化之厚重,可见一斑。

万件藏品,还原老翡翠历史

“中国有着8000年玉文化,直到上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玉器研究相关书籍得到大量出版,目前有上百种介绍中国古代玉器的专著。”文物出版社编辑徐旸介绍说,“但是,目前还没有一本书,完整、全面地介绍中国老翡翠。”

这也是古方一直以来的遗憾。作为国内著名古代玉器研究专家,古方研究专著囊括了中国古代玉器发展史,但是,却唯独缺少了玉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翡翠。

直到2017年的一次聚会,古方与老友、也被行内称为“中国老翡翠收藏第一人”的中和聊到翡翠的遗憾时,中和表示,愿为翡翠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于是两人一拍即合。不久,由古方策划,中和主编,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老翡翠》一书,便提上了日程。

目前国内各大博物馆翡翠收藏数量并不多,只有腾冲翡翠博物馆二楼的云南民俗饰品馆是以老翡翠展出为主,其它馆藏甚至都没有单独的老翡翠展馆,这也造成了老翡翠研究工作的难度。

民间的古代玉器收藏家虽然众多,但几乎都是以和田玉收藏为主。而中和的老翡翠藏品,是目前所知收藏翡翠年代最齐全、品种最多样的藏家,他的藏品,填补了中国老翡翠历史的空缺。

包含历史经典翡翠知识著作的词条-第4张图片-翡翠网

中和(左)与古方(右)

“目前我们能见到的老翡翠,大多始于清代,而在传入中原之前,翡翠早已于晚明在西南盛行。”由于地处偏僻,很少有人会花精力与时间收集,以往由于品种、数量不够,不足以成书。古方说:“中和用二十多年,将西南老翡翠流行的时间及品类收集齐全,再与中原地区尤其是清宫造办处的翡翠合二为一,老翡翠的历史文化脉络才展现出来。”

中和收藏老翡翠数量超过万件,不仅数量多、品质高,而且他也注重老翡翠年代、器型、纹饰等特点的收集,尤其是对于翡翠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等证据的收集。徐旸也对中和的收藏给与了肯定:“很难得有如此成体系、有规模的老翡翠收藏。像他这样成体系,注重研究性和证据性的收藏,覆盖了历史缺口,清晰完整地还原了老翡翠历史的全貌。对研究翡翠的工艺、历史等具有重要意义”

包含历史经典翡翠知识著作的词条-第5张图片-翡翠网

翡翠鉴定

可以说,中和的收藏支撑起了老翡翠的文化传承。因此,《中国老翡翠》创造了数个第一:第一本专业讲解中国老翡翠的书籍,第一次完整还原中国翡翠历史,第一次规范了老翡翠收藏的标准、品类、称谓……这本书对于老翡翠的文化传承,有开先河的意义。

《中国老翡翠》预计将于2020年初出版,届时将面向全社会公开发售,同时也将举办中和老翡翠个人收藏展,让他上万件老翡翠藏品中的数百件珍品与大众相见。

走向大众,让文物“活”起来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目前在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中,约有167万件中国文物。而散落海外的中国文物,更是不可计数。《中国老翡翠》收录了包括西南和中原地区民间老翡翠,以及海外回流的清宫造办处翡翠珍品。

“战争掠夺造成老翡翠流失海外,而翡翠更多流向西方是以贸易的形式。”据古方介绍,翡翠在西方更多作为宝石进行交易。

徐旸也认同古方的观点,他补充道:“清末被掠夺的翡翠制品,以摆件、器皿件居多,大多属于宫廷制作,数量不大,但是品质、意义极其重要,对于研究翡翠发展史有着重要的帮助。这种文物的回流,从文物保护角度来说很重要。”徐旸认为,翡翠属于中华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存世的明清老翡翠,是对玉器的延伸。因为文化的差异,在西方文化中,对于翡翠、玉器的认知度低于中国。中国人对于玉器、翡翠有着天然的好感,这种刻在基因里的热爱,能真正欣赏翡翠工艺品的艺术美感。“最重要的是,在中国,翡翠更能得到尊重。”

包含历史经典翡翠知识著作的词条-第6张图片-翡翠网

中和藏品(收录于《中国老翡翠》)

因此,也正是因为中和以及与他同样的收藏家们的努力,让代表着历史记忆的文物艺术品回国,才有了《中国老翡翠》等填补玉文化空缺的著作,才让更多人能看到先人们留下的珍宝与文化。

在收藏圈,有这样一个说法:藏多于露。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传统文化认知的加深,越来越多的机构、收藏大家、专家、学者,为了收藏文化的研究、展示而努力。

据重庆市文化委博物馆处介绍,近年来,重庆在政策支持、重点帮扶、落实资金等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吸引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非国有博物馆相继落户,全市每年新增非国有博物馆2家以上。截至2019年6月,重庆市在文物部门登记备案的博物馆103家,其中非国有博物馆共23家。

民间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积极响应。今年5月,《中国老翡翠》编委会前往腾冲、保山、瑞丽、大理、昆明等地,收集近代翡翠的开采、运输、制作等历史文献与图片资料,著书填补老翡翠文化的空缺。

包含历史经典翡翠知识著作的词条-第7张图片-翡翠网

《中国老翡翠》编委会前往云南考察

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今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院馆长王春法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说:“从库房移出展览,借科学技术让观众从多角度近距离欣赏,举行全国性、世界性的巡展等都是实现文物‘活化’的方式。”

如何更好地让文物活起来?民间收藏家们也在行动。例如中和,用二十多年时间还原翡翠历史,通过《中国老翡翠》的出版,以及随后的全国巡展,让老翡翠重焕活力。

文物活化,正通过相关机构、民间收藏者的带动,呼吁更多藏家、爱好者、单位加入,让更多满载文化记忆的藏品“走出保险柜”。

文/傅瑜 编辑/张力

标签: 历史经典翡翠知识著作

发布评论 3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评论列表

2025-01-20 01:15:50

帝王绿的尊贵,红翡的妖艳如火紫罗兰的神秘等,都让人赞叹不绝。

2025-01-20 01:15:50

国人以佩戴翡翠玉石来增加自己的品格修养

2025-01-20 01:15:50

一颗翡翠的精彩绽放,是在地下经历亿万年不断锤炼的结果